近日,福建省福州市19岁的小辉(化名),运动后喝冷饮致心肌梗死的事件冲上热搜,人们在惋惜年轻生命逝去的同时,对夏季贪凉喜冷问题有了诸多反思。盛夏酷暑难耐,喝冷饮、吹空调、冲凉水澡等颇受年轻人欢迎。那么,这些简单粗暴的降温方式会带来哪些健康影响呢?
冷饮降温心脏压力大
小辉刚参加完高考。考试后,他每天都坚持打篮球,每次运动后,大汗淋漓的他总要喝一瓶冰镇饮料。这天,在打完篮球后,他一如往常喝了一瓶冰饮料……但很快感觉到胸闷、。休息后没有好转,随后赶到的120将他送到了医院抢救,遗憾的是小辉被确诊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死亡。
很多人一感觉到热,直接想到的就是一杯冰水、一块冰镇西瓜,吃到胃里,全身凉透。然而,这种凉爽感觉并不能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爽口的冰镇冷饮反而会对身体产生诸多伤害。为什么会这样?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副主任营养师彭喜春曾在其文章中介绍,首先,人喝进去的大量冰镇饮料,需要体内水分进行稀释,而冷饮进入体内,导致体内温度骤降,暑热集聚无法散发,会增加中暑的风险。其次,食物冰凉容易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导致腹痛、腹胀等症状。此外,吃得过凉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
小辉在运动后心脏负担原本就比较重,迅速喝下的冷饮又持续给心脏施压,最终心脏不堪重负。
想用一杯冰水来打败暑热是行不通的。彭喜春建议,天气酷热,可以考虑喝茶,尤其是热茶。这是因为喝热茶能促进皮肤汗液分泌,打开毛孔。当汗液蒸发的时候,也会散去身体表层的热量。同时,人体血流量大大增加,汗液分泌也增加,人体深部的热量就会逐渐散发出去。需要注意的是,待茶汤的温度降到40摄氏度左右,再慢慢啜饮为宜。如果不喜欢热茶,常温茶水亦可。茶水中的咖啡碱等成分也能对体温进行调节,有降暑效果。
空调续命小心大病小病找上门
都说“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但许多夏天的病,也是空调给的。杭州一位50岁的大叔在晨练后回到家,吹了一会儿空调后突然胸痛,被送到医院抢救。医生表示,如果晚半小时,就可能发生猝死,而原因就是因为吹空调。
《美国医学会杂志·心脏病学》发表的一项研究称,某些天气条件,包括低气温、低气压、高风速和较短的日照时间均与心肌梗死风险相关,其中观察到与气温相关性最强。
空调在密闭空间中营造了一种低温环境,让心脏健康颇受考验。原因是:睡眠时,人体的自主神经调节降低,血压与心率本就处于低谷,如果这时体温持续下降,极易引发心律不齐、血管痉挛,甚至心脏骤停。
空调带给我们的还有其他一些健康问题,我们常称之为“空调病”。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医师沈雁波曾在其文章中介绍,“空调病”是指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和学习的人,因温度太低、空间密闭、室内空气不流通,导致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滋生,出现鼻塞、咳嗽、打喷嚏、头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四肢肌肉和关节酸痛等症状。
预防的要诀一是做到尽量少开空调,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适量流汗;二是建议开空调的房间室温恒定在26摄氏度左右,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三是对办公一族来说,不妨常备披肩;四是婴幼儿和老人避免空调直吹或频繁出入空调房间。
冲凉防暑心脏、大脑易受伤
浙江杭州一名53岁的男子在大热天用凉水浇头的方法解暑,没过多久便出现了胸闷、冒冷汗等症状。几小时后送医救治时,他的心肌已经大面积梗死。
夏季高温高湿,身体很容易黏糊糊,不少人洗澡的次数也随之增多。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佐岩曾提醒,夏天从室外回来或者刚运动完,身上往往一身汗,不少人一头钻进浴室冲凉水澡。这个习惯对心脏和大脑来说,都很危险:大量出汗时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凉水容易刺激心脏血管突然收缩,伴随血压波动,易诱发心梗;冲凉水澡,还可能导致头部血管收缩,造成头晕、头痛、眼前发黑。
夏季防暑降温的正确方法是:1.减少室外高温暴露。尽量避免室外体力活动和户外运动;若需外出活动,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2.注意防晒。外出穿轻便、宽松、浅色的衣服,并使用防晒用品。3.在阴凉处活动,尽量避免高温环境与太阳直射。4.减少体力消耗。高温天气如需外出,应减少剧烈活动并注意及时休息,避免过度的体力消耗。另外,还需准备防暑降温药品、注意调节饮食、关注体温变化、出现中暑先兆症状及时就医。
记者
易策略,广东股票配资开户,个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